《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伊豆的舞女》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1
有种爱情注定不能在真实生活中被寻得,就像川端康成笔下的这个空灵、静谧、却又弥漫着淡淡哀伤的故事。在这段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没有缠绵悱恻的长相厮守,甚至于没有一点点的世俗脂粉。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季节,一个就读于大学预科的少年,在一次本该孤独的旅行中邂逅了一位美丽的舞女。到这里,如果按照世俗人的想法,那么接下来便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在这个故事里,少年与舞女却仅仅只是通过几眼凝眸、几句片语来演绎这段青涩而又朦胧的恋情。不能怪他们年少无知,不能怪他们懵懂青涩,这样的悲伤就像是那美丽的相遇,是注定好了的。一个是身世孤苦的少年,一个是辗转漂泊的舞女,或许对他们而言,能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相遇便已是最大的缘分。当旅途结束时,来送他的舞女虽然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但却始终沉默。船开了,舞女的身姿渐渐远去,消隐。少年沮丧地躺在床上,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淌。而那个关于冬天里的约定,我们无从知道是否能够实现,或许也只有这样一个无果的结局才能让人感到隽永,才能让人细细回味。
故事读完,突然想起了一段对于伊豆的评价:伊豆不同于东京,东京的繁华它没有;伊豆不同于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没有;伊豆更不同于京都,京都的古风古韵它也没有。它所拥有的,只是那淡季的忧郁与纯真的自然吧,而这份忧郁与自然又恰恰适合这朦胧的初恋,因此这段故事只有发生在伊豆这种地方才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如同日本这般狭长而美丽:春有樱花树海;夏有野芳佳木;秋有枫叶素潭;冬有雪山温泉。四时不同的美景几乎都可以在这个小岛国里寻得。然而,正是岛国的特性又使得日本人骨子里透露着一丝淡淡的绝望:村上春树如此,山岛由纪夫如此,川端康成自然也不例外。他用浓郁的日本情调将这牵挂人心的初恋渲染得极具东方美感,那种日本人特有的哀愁、颓废,也让整篇文章充斥着说不出的情调,时而甜蜜,时而哀伤。
川端康成曾写过:“‘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学的源流”;“美与悲是相通的”。物哀,是日本的美学观点,是日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其含义简单说便是触物伤怀,真性流露。大概正是源自于这种观点,日本人遂养成了重生轻死、追求瞬间美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其实不仅仅体现在文学方面,像东山魁夷的画,日本民俗乐器中的尺八,以及多有重复叠唱的日本民谣,这些但凡带有日本特色的东西都有着这种内涵,仿佛天生带来一般。
其实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种维特式的烦恼我们每个人也都经历过。就设想故事是真实的,少年在和舞女分离后或许便会永不相见,更或许,有那么一天,舞女的'声音、笑容、甚至名字都会消失在少年的记忆中,但对少年来说,这段朦胧的初恋是绝不会忘记的。因而对于我们而言,如果遇到过,不管是人还是物,那么就别错过,或许就因为那一瞬间的转身便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读完这个故事,突然想起一句古语:“知君情深意也厚,忆人全在不言中。”或许这便是这个故事结局的最好诠释,没有结局的结局,一切尽在不言中……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2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也是其唯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高中生在寂寞的旅途中和一位美丽动人的卖艺舞女薰子在伊豆半岛邂逅相遇的故事,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朦胧,纯真的情愫,伊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情窦初开的年轻男女之间的恋情相互呼应,让人回味无穷。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14岁的薰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我了解的舞女形象大相径庭。她纯洁又热情,对人真挚,让男主人公感受到了与人相处的乐趣。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生动传神的笔法,从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到情感变化等方面深入描写,使舞女薰子近为真切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首先,初见薰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情窦初开的纯真少女。“我”第一次在山路上跟薰子说话时,她有点慌张地小声回答了,并且脸颊绯红,薰子自幼与男性接触少,因此面对“我”的追问显得十分羞涩。当薰子端茶给“我”时,脸臊红了,手抖得差点摔落茶碗,这里薰子表现得非常不自然,甚至有些失态。接下来在“我”和薰子下棋时,她的黑色秀发几乎接触到“我”的胸脯,“她的脸倏地绯红了”。因为她和我的身体距离如此亲密,然而这拉近的距离完全是无意之举,所以薰子认识到时,立刻羞涩的跑开了。种种的这些无不体现了薰子虽身为舞女,却洁身自爱,没有半分轻浮之举。这一连串娇羞的动作是典型的纯真至性的少女形象的真实描写。
其次,在与“我”的日常相处中,一些小细节透露出薰子是个知书达理,有教养的女子。“我”刚从雨中跑进茶馆,薰子见了立马让出自己的坐垫。当“我”开始慌张地掏出香烟时,她又把随行女子跟前的烟灰碟推到我面前。这两个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谦谦有礼的少女形象,在对待当时还是陌生人的“我”都能如此的礼貌客气。在“我”与她熟识之后,薰子还是会为“我”跪在地上掸去身上的灰尘,当“我”离开客栈时会替我摆好木屐。这几处行为动作,凸显了她的细心和有教养。的确是一个令人倍感舒心的女孩,使“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消除了一个人旅途的种种孤独之感,这或许是让“我”对薰子萌生好感的主要原因。
在感情的微妙变化上薰子充分彰显了日本传统女性的含蓄和善良。在与“我”分离之时,薰子虽特地赶来送我,却紧闭双唇,“我”回头看她时,薰子似乎想说再见,却又咽下,只是深深地点点头。由此可见,小舞女薰子以沉默来掩饰对“我”和这段朦胧感情的不舍。在这个感伤,含蓄的氛围中,一个惹人怜爱,富有古典美的女子跃然纸上。
小说的结尾,“我”将与艺人告别,而这个结果在“我”脑中是固有的,想必薰子也早已意识到两个人即使互相喜欢也无力考虑未来,最后的别离为这个纯洁而美丽的感情萌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同时,也使人感受到薰子身上温柔的伤感,独到的哀之美。
毫无疑问,薰子在“我”心中如此深刻地存在过,让“我”感到“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可以非常自然地接受了”。苦于现实的无奈,旅途总有结束,伊人也将消逝,宁不知此生能否还会相遇,佳人难再得。惟愿,永记此刻。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3
一缕晚风拂面而过,也或只是片面的幽凉,却莫名地撩出半袭凄清,久萦于心,挥之不去。川端康成的文字亦是如此,淡且轻若浮尘,却隐了不尽的遐思。透明的灰暗氛围,蕴涵着绝望之美,仿佛给一切都蒙上一帘沙幕,敏感而纤弱,一触即破。《伊豆的舞女》是如此的感觉化,朦胧,亦真亦幻,也或者正是关于川端康成内心的那个银灰色世界的写照。
关于文学的诠释是无尽的。川端康成的文字是尤为特别的、异乎寻常的平静,淡得几乎不算故事,文字的发展自然,徐缓,散漫,慵懒得不搀半点热情。所谓情节,也是在模糊的不确定的情绪中悄然徘徊着。字里行间的忧郁,如同铅丝划破手背的痕迹,伤痕细而悠长,但没有办法忽视,因为疼痛的感觉会蔓延到整个手背。《伊豆的舞女》就是这样,在一种淡淡的愁绪里勾出全篇的轮廓,轮廓若隐若现,而愁绪倒是真正延到读者的每根神经了。
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日本人的文字的,太阴,太静,似乎不见阳光,柔弱敏感得很,缺少明朗。看日本文学就好比把心浸泡在水里,是要沉着气的。有一个成语叫哀而不伤,而日本文学是不哀而伤,纤细平缓中不时溢露出的压抑和凝重,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明白的。也或,这与他们的民族性格是相关联的。表面的无谓和漠然与内心的极端相冲突,便造就了这样特殊的文字风格。
每一句话都很精致,而心灵也便往来于这般精致的意境之中。娓娓道来的行文方式,更让人觉着作者是用感觉和情绪在写作,笔法也愈见从容不迫。作者的直觉细致入微,所有的感触都茫然地隐在雅致景色的背后,一笑、一回首、一黯然,都透着深深的不可明言的意味。作者放纵自己的情绪行文,把所有的味道都装进这个清丽文字编织的袋子里,让读者也听凭自己的情绪去感受去触及,这或许就是文学上所谓的“共鸣”吧。
小说并没有刻意去营造什么,却也很自然地产生了镜头般的效果,很自然地引出了读者脑海中的画面,舞女的纯真、清灵亦或伤怀都用准确的文字轻描出来,那种“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味道被作者引向了极致,而作者怜惜爱慕的情感也顺理成章地流露出来,不曾袒露的少年情怀也因为自然而显得干净、纯美。
川端康成的作品多是感觉文学,至于感觉文学与一般文艺的高下,没有必要去评论。不可否认的是,感觉文学细致深入,意味无穷,可谓文学中的解剖学,把直觉原汁原味地用文字表达出来,零而不散。
记得最初看的是川端康成的《古都》,也是这样幽淡而阴凉的味道:紫花地丁,浓郁的秋草,甚至于悄落的细雪,似乎所有最洁净最美的意象都为这位美学学者所囊括了。他的主角在这种传统的、蒙了意识色彩的自然美中活动,使得他的小说都合了散文的情调和诗的韵味。不是悲剧,却满含了悲剧美的味道。
川端是极少用浮华的字眼的,但他会用平静的不曾粉饰过的词句巧妙地组织语言,所以他的东西表面上是和谐的,不露锋芒的。含蓄与哀艳,共阏于一炉,读着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也或,日人的小说总是含了一种暗暗的颓伤。《源氏物语》、《细雪》即便不是这样的感觉化,也有着相似的艺术倾向。
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极为相似的。然而中国的文化更趋于雄浑和伟美。日文化是低吟,回转不绝的沉吟,吟,深至骨髓,何其沉重?
一片冷艳中显露一抹暖,这便是川端的味道,就宛若深蓝的夜海中偶升一座灯塔;迷雾的山林间忽点一支细烛——寂寞,宁静且坚定。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4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川端康成的著作。初读《伊豆的舞女》感觉很朦胧,文中男女之间的那种情愫不浓不淡,不甜不腻,恰到好处。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只需初始时的倾慕一眼,变愿意一路辛苦追随。分离之际,亦没有痛苦相拥的感人场景。舞女呆立着,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难表于言。只有那挥动的白帕,带走舞女的思念。与舞女离别使我悲痛万分,任凭泪泉涌流,我的脑海恍如变成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原来,一切都结束了。那段旅程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曾经的某时某地,我们相遇,但只是以过客的身份出现在对方的旅程中。
“舞女叫着老伯伯老伯伯,求鸟店商人给她读<>。可是鸟店商人没多久站起身来走了。她一再说"给我读下去呀",可是这话她不直接跟我说,好像+请妈妈开口托我似的。我抱着一种期望,拿起了通俗故事本。舞女果然赶忙靠到我身边。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表情一本正经,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似乎是她听人家读书的习气,刚才她和鸟商人也几乎把脸碰在一起。这个我已经见过了。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她笑得像花一样,笑得像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
这一段是舞女请主人公为她读书时的情景。看到这里时,舞女薰子天真柔美的形象,很明快的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盘着高高发髻,做着成熟装扮的舞女,其实是个只有十四岁的天真的少女。她专注地听着故事,把脸凑到主人公的肩头,毫无矫揉造作的羞涩,笑容像花一样生动。而且这本书上还配有许多《伊豆的舞女》的电影剧照,使得我心中的舞女的形象更加丰满可亲。我是很喜欢舞女薰子这个人物的,作者赋予她的是一种神圣的纯洁的力量。正如她那清澈的目光,薰子的心灵干净平和,言谈中还时时流露孩童般的稚气。在作者所描述的那个有些悲凉寂寞的世界里,薰子似乎是一个发光的希望,主人公被她的光芒所感染,当然还有我们这些读者。
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艺人们对主人公越来越表现出信任、感激的情感。主人公也“既不猎奇又不含轻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们是属于流浪艺人那一种类的人。我这一寻常的好意似乎渗透进他们的心田里”。于是他无意中听到了舞女薰子的赞扬:“是个好人啊!”真挚而坦率的赞扬,是舞女纯洁情感的流露,同时也使得主人公的心境变得明亮起来。
在与舞女分别后,主人公踏上新的旅途。在船上,当一个中学生看到他流泪,向他询问时,他很自然的回答了提问。“‘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淡淡旅情油然而生,在悲凉寂寞中,我能体会到忧伤的心灵已经变得平静自然。《伊豆的舞女》确实有着很大的魅力,也许这就是由此改变得的电影屡次拍摄的原因吧。